本次招商大会亮点纷呈,通过展现前海的经济活力、政策引力、创新动力及重大项目,进一步提升前海营商环境美誉度,提振国内外企业来前海投资发展的信心,持续推进深港两地协同发展、融合发展,促进前海进一步开发开放。
2021年是前海“黄金十年”的起步之年。围绕“依托香港、服务内地、面向世界”的总要求,牢牢把握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前海方案”)发布的重要历史机遇,19日下午,由前海管理局联合南山区政府、宝安区政府、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共同主办2021年前海招商大会。
本次招商大会亮点纷呈,通过展现前海的经济活力、政策引力、创新动力及重大项目,进一步提升前海营商环境美誉度,提振国内外企业来前海投资发展的信心,持续推进深港两地协同发展、融合发展,促进前海进一步开发开放。
历经“创业十年”披荆斩棘、沧桑巨变,前海从一片滩涂一跃成为全球投资热土,用一张白纸精心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。今年前三季度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,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,达37.44亿美元、增长9.5%,占深圳市49.36%,占全国2.9%,前海“生机勃勃”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。
前海深化改革,有哪些方面是目前最重点支持扶持的呢?我们来看以下十点:
一、营商环境“优”。
前海在服务企业过程中,创造了不少“全国第一”。根据普华永道的评估,前海营商环境模拟排名全球22位,开办企业便利度接近香港。

二、政策支持“惠”。
前海深入实施比经济特区还要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,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。近期,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,将15%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惠及面扩大至商务服务业。此外,前海正在陆续推出总部、商贸、新兴产业、专业服务等“八大政策”。

三、创新动力“强”。
近年来,前海推出“深港通注册易”“深澳通注册易”、自然人企业开办“秒批”等645项创新成果,前海新兴产业注册企业达3.17万家,创新企业的集聚度与竞争力大幅提升。

四、产业集聚“精”。
前海已形成高端引领、集约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,累计注册外资企业1.35万家,其中港资企业1.17万家,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261家,持牌金融机构254家。

五、人才汇聚“高”。
截至目前,前海集聚境外人才6000余人、各类高层次人才577名,实现香港税务师、注册建筑师和澳门核数师、会计师等14类专业人士仅需备案即可执业,前海的“人才济济”为“生机勃勃”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六、法治保障“特”。
前海构建了集商事、金融、知识产权、海事等门类齐全的司法保障体系,在跨境法律规则衔接上具有独特优势,已实现“港资港法”。

七、金融支持“实”。
前海着力打造“六个跨境”金融特色品牌,并正在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产业政策。

八、内外循环“畅”。
前海位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,企业在这里既能拥抱广阔的内地市场,也能依托香港服务业优势,更加畅顺地走向世界,参与国际竞争。

九、发展平台“广”。
前海“扩区”,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、重点平台布局和重大项目布局创造了绝佳条件,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、更大空间、更好条件。

十、城市建设“新”。
前海坚持“精耕细作、精雕细琢”,实现234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,前海的公共服务配套将得到质的飞跃,“美丽前海、湾区水城”的形象正逐步深入人心。

前海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合作发展平台之一,是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头堡。‘前海方案’印发后,深港两地政府也推出合作区的联合政策包,进一步提供科研资源、资金、人才等措施,共同为深港两地招才引智。
衷心期望香港各界拥抱国家发展机遇,积极参与大湾区和国家的创科发展,进一步推动科研要素跨境流动,从“外循环”及“内循环”两方面贡献“国家所需”,发挥“香港所长”。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在香港分会场视频致辞时表示,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,全力推动深港创新发展,与全球顶尖企业、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。
关于前海自贸区最新的深化改革开放红利解答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前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,高端人才补贴政策,港资企业补贴政策,前海注册公司办理流程及需要资料,欢迎随时联系前海百科在线客服-尹小姐为您解答。